



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認真做好五方面工作——管好政府“錢袋子” 加力提效落實處
來源: 山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02-27 08:38
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財政在促進經濟發展、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等方面作用突出。
為有效應對當前財政經濟形勢,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經濟調節,探索利用財政收支、國資運營、減稅退稅、項目投資等方式,在跨周期、逆周期、長周期調節上拿出更多管用招數。
2023年,我省財政工作將如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用好政策“工具箱”,管好政府“錢袋子”,實現加力提效的目標?
今年的財政收支盤子有多少?
按照1月12日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2022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26.59億元,比2022年完成數增長5%。其中,稅收收入2968.79億元,增長10.1%;非稅收入657.8億元,下降13.2%。
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540.99億元,增長14.4%。主要項目安排情況是:教育支出957.14億元,增長17.3%;科學技術支出115.42億元,增長18.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36.8億元,增長15.3%;衛生健康支出466億元,增長13.8%;節能環保支出267.6億元,增長10.4%;城鄉社區支出424.14億元,增長15.3%;農林水支出686.61億元,增長15.2%;住房保障支出181.92億元,增長8.5%。
省財政科學研究院專家告訴記者,今年預算安排原則,首先是堅持科學合理預計收入,充分考慮我省能源產業比較優勢,以及轉型發展良好態勢,既積極進取又留有余地。同時,堅持小錢小氣、大錢大方,將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預算安排首要任務,在壓減一般性支出的同時,增強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財政管理將更加精細化,實施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堅持底線思維,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確保財政經濟健康平穩運行。
著力落實加力提效的財政政策
20多臺大型機械轟鳴作響,200多名工人熱火朝天地忙著建設。開年以來,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工地一派繁忙景象。該項目是今年的省級重點工程,基礎投資10億元,打造以電子信息、智能終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題的特色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預計每年可帶動投資35億元,年產值達到40億元。
激發創新活力,助推經濟復蘇,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顯現在眾多的大型建設項目上。
省財政科學研究院專家解釋:
“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運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轉移支付力度,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主要措施有: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績效,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促進消費。
財政工作將從哪幾方面著力?
技術改造資金5.9億元、特色專業鎮培育資金5億元、農業保險保費補貼11.9億元、再擔保集團新增資本金6億元、“愛心消費券”省級資金1.4億元、省國資運營公司等12戶企業注資147.9億元,專項債券198.8億元用于235個成熟度高且經濟效益顯著的項目……數千億的寶貴財政資金如一股股“甘泉”,正按照預算的指引,有條不紊地流向經濟發展的“沃野”。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當前財政重點任務,全省財政部門將認真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更大力度保持財政平穩運行。優化減稅降費工作,確保國家和我省的各項稅費支持政策落實落細。在此基礎上,堅決杜絕擅自出臺各類稅收優惠政策,糾正變相減免稅行為。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執行各項經費開支標準,確?!叭苯涃M預算不超過上年度。進一步加大財力下沉,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推動建立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制。
更強擔當支持高質量發展。制定2023年大事要事保障清單,全力保障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加強政策創設,加大資金統籌,支持市場主體倍增“十大平臺”“兩個轉型”等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支持首批特色專業鎮加快主導產業培育發展。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技攻關投入,持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大力培育鏈主企業,支持重點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打好“技改資金+3毛錢電價+政銀企合作”組合拳,努力放大政策乘數效應。設立開發區中小企業園區建設專項資金,著力促進相關企業進入開發區。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規范化股改、上規升級、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相關企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更加精準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公共財政優先保障領域,確保支農投入力度不斷增強。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持財政投入穩定,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加大財政支持美麗鄉村建設PPP試點項目推進力度,按照年度建設任務建成約600個美麗鄉村。全力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擴容提質,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支持縣域普通高中建設,適當提高省屬高等院?;局С錾鶕芸顦藴?,支持高質量實施國家和省級“雙高計劃”,加快建設“雙一流”高校,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打好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政策“組合拳”,積極促進就業增收。全面推進臨床???、重點醫學實驗室和卓越醫學團隊等方面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農村養老服務能力水平。穩妥做好社會保障政策提標擴圍,合理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優撫對象、困難群眾救助等補助標準,擴大殘疾人兩項補貼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給予相應的救助。積極穩妥推進我省社會救助制度城鄉統籌,加快實現城鄉救助服務均等化。
更實舉措防范化解風險。健全完善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處置的工作機制,確?;鶎印叭!辈怀鰡栴}。堅持“開前門、堵后門”,加強融資需求端管理,嚴禁以任何方式新增政府隱性債務。壓實專項債券項目單位償債責任,確保法定債券不出現任何風險。加強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治理,將黨委決策作為融資平臺公司融資前置程序,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融資,加快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
更快步伐推進財政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繼續推進分領域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深化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改革,推進稅制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進一步加強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預決算“編制+批復+公開”的閉環管理模式,持續打造“陽光財政”。(馬永亮)